音读词
1.积累音读汉字读音(规律性强)
2.学习音变规则(清音的促音化/拨音和促音后的半浊音化/少数例外连浊如「山」「会社」)
3.记忆一切非同形同义词的意思(如「奨励」与中文意思略有区别,「快適」在中文里不存在,「勉強」与中文意思完全不同)
4.与汉字义关联不直观的词,借助AI寻找语源助记
训读词
1.读音只能背(较难,但找规律更难)
2.学习音变规则(连浊与否/转音等)
3.学习自他动词区分规律
4.理解训读词整体更初级,更为日常和多义
5.理解训读词往往先有读音,再有汉字表记(助记「再び」「傾く」「顧みる」这样的词,理解「務める」「勤める」这样的同音异形词)
6.理解送假名起到提示训读汉字读音的作用(区分「訪ねる」「訪れる」这样的词)
7.感受同样是表记为汉字的词,为什么某些采用音读,某些采用训读
外来语
1.学外语(多半都是英语词,学英语即可)
2.掌握外语单词片假名化的规则(如”-ing”转为「イング」,”-tion”转为「ション」等,又如「パソコン」「コンビニ」的省略等)
3.理解外来语常用于表示新兴概念,有时仅采用原外语单词的狭义(例如「アイロン」只表示“熨斗,烙铁”,而“铁”这种初级意思的生态位归属「鉄」这样的非外来词)
特殊情况:
复合词
1.不直观的复合词让AI拆解
2.一些情况下适合理解为接头接尾词
拟声拟态词
1.借助AI找语源
2.学习和感受拟声拟态词的音感说(清音轻快,浊音沉重,ア段开放,ウ段沉闷等等说法)
所有非原形的词
1.找到原形,先背原形
2.理解变化规则(例如动词的去ます形作体言,形容词的さ和み名词化等)
适合理解为语法的情况
1.跳过,在学习语法时进行学习(语法学习中也有适合理解为单词的情况,视为单词学习)
2.理解单词的虚化(例如为什么「Vていく」「Vてくる」不写动词的汉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