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常说“德才兼备”“有才无德”,“才”“德”二者再加上“背景”,这三者的有无就能简单区分出八种类型的人了。拥有良好的心境、高尚的价值观,并能够为他人传递心灵的能量,这是德;在特定领域拥有自身的技能和特长,这是才;拥有与生俱来的财富、社会地位,这是背景。
如果要把这八类人进行排序,我想,“德”应是起到决定作用的,也即“有德”的四种类型都应在“无德”的四种类型之上。而“背景”起到的应是负向的作用,背景会以不同的程度的程度削弱“好”处。“才”是个复杂的因素,“有才”本身是好的,但是“才”与其它因素组合后,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时,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。
但固然,在生活之中,对于某个特定的个体而言,这三个维度并不处于非有即无的状态(你可以想象一个正方体,把个体放在正方体内部的某个点上)。此处的排序更多起到起到一种理论的评价作用。
1.有才有德无背景
这是典型的靠自我能力取得整体成功的人,他白手起家,有所成就而仍保持初心,它是出身平凡的大多数人的榜样,总是会受到所有人的尊敬。
2.无才有德无背景
较高的人生洞察,使他们在无背景的局限下,能够跨越“才”去直接追寻“德”而获取本真幸福。典型例如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”。
3.有才有德有背景
这类人符合高级的世俗成功,其道路往往主流而具有预设性,但相对于无背景者,有背景会削弱它们受到的赞誉。
4.无才有德有背景
作为继承财富的人群,虽然没有创造太多价值,但良好教育让他能够利用既有的资源享受生活,并与自己和身边的人形成良好的关系。
5.有才无德无背景
当人们谋求跨越阶层时,常常会不慎落入这种境地。狭隘的眼界伴随着错误的追求,最终导向可怜而可悲的境地。典型例子如“我就是一只猪,也要去拱城里的白菜”。
6.无才无德无背景
集中展现了人的劣根性的底层小市民,“乌合之众”一词的形容对象,这一类型的人数是最多的。
7.有才无德有背景
社会的高级祸害,往往是“社会达尔文主义”的信奉者,他们往往会为加固社会的扭曲部分贡献力量。
8.无才无德有背景
社会的低级祸害,通常拥有极其恶劣的行径,一无是处。他们往往招致各种群体的一致厌恶。
总而言之,先看是否“有德”,再看是否“无背景”,最后看是否“有才”,方能形成以上的排序方式。
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公式来表达:好 = 德 * 4 + !背景 * 2 + 才 * 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