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常说“德才兼备”“有才无德”,“才”“德”二者再加上“背景”,这三者的有无就能简单区分出八种类型的人了。拥有良好的心境、高尚的价值观,并能够为他人传递心灵的能量,这是德;在特定领域拥有自身的技能和特长,这是才;拥有与生俱来的财富、社会地位,这是背景。
如果要把这八类人进行排序,我想,“德”应是起到决定作用的,也即“有德”的四种类型都应在“无德”的四种类型之上。而“背景”起到的应是负向的作用,试图设想一个“投胎投的好并很成功”的人和另一个“白手起家而很成功”的人,前者固然也未必差,但后者往往还是会受到更多尊敬的。至于“才”,我认为它是个复杂的因素,“有才”本身是好的,但是“才”与其它因素组合后,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时,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。
为什么要给这八种人排序?这不是简单的“给人分阵营”的行为,事实上这种划分本身鲜能指导我们的实践,因为大部分人仍是灰色的,通常难以用“有无”的区别进行界定。有价值的是排序本身时进行的思考:什么是好的,这种好唾手可得还是来之不易?
1.有才有德无背景
这是典型的靠自我能力取得整体成功的人,他白手起家,小有所成而仍保持初心,他是出身平凡的大多数人可以视作榜样的对象,我认为没有任何不被尊敬的理由。
2.无才有德无背景
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!
3.有才有德有背景
这是最符合“高级的世俗成功”的一类人,往往身处于某些上流的社会圈层之中。他们的生活大概是舒适的,走上的似乎也是有所预设的道路(这未必好也未必坏)。
4.无才有德有背景
这样的人可能对社会没什么建树,但是在良好心境的指导下,让他能够利用既有的资源享受生活,并与自己、与身边的人形成良好的关系,这便对得起他的“背景”了。
5.有才无德无背景
或许可怜或许可悲的人。狭隘的眼界让他们形成了一些错误的人生追求,他们多半痛苦,也很可能并不能为社会带来什么价值,但通常不至成为祸害。
6.无才无德无背景
大部分可以成为“小市民”,也有一部分算是“社会边缘人物”。他们会做和能做的无非都只是一些可以称得上无聊的小事,是最不会被看见的类型。
7.有才无德有背景
社会的高级祸害,通常是“社达”。
8.无才无德有背景
社会的低级祸害,通常拥有极其恶劣的行径,一无是处。他们往往招致最多的厌恶。
综上所述,我认为德是第一标准,背景是第二标准,而才是第三标准。换言之,君子论迹也论心,英雄要问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