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使用流媒体音乐平台

为了更高效的听好歌,建立起一套针对流媒体音乐平台的使用逻辑是十分重要的,以下是两个可供参考的思路。

一、我该如何收藏歌曲

在音乐平台中,一首歌曲可能存在多个完全相同的版本,它们存在于不同的专辑中,并常常拥有不同的封面。我认为,即使这些歌曲文件完全相同,在选择收藏的版本时,我们也仍应遵循一定的规则。选择合适的收藏版本是十分有益的,不仅可以带来整洁与逻辑,也便于我们从专辑的视角理解一些音乐。

作为最基本的规则,对于一首特定的歌曲,你收藏的版本应是首个录音室专辑的版本(请注意,它未必是首发版本)。当你用Shazam进行听歌识曲时(这是iOS自带的听歌识曲软件,你可以在控制中心中找到其入口,也可以下载一个独立的App),所识别出的版本几乎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则。反过来说,当你不确定歌曲第一次出现的录音室专辑时,你可以用Shazam的听歌识曲进行确认。

令人遗憾的是,在一些流媒体平台中,首个录音室专辑的版本常常不是播放量最高的版本,从而也不是你在搜索时首先展示的版本。这可能是因为首发版本优先占有了播放量,也可能是因为首个录音室专辑的版本曾经没有版权,而被其它版本占有了播放量。对于一些冷门作品,则可能是平台和用户都未在意这一问题,随便选择了一个版本进行展示/播放。然而,作为一个好的听众,请收藏首个录音室专辑的版本。

不过个人认为,对于完全是收录性质的专辑,收藏歌曲初出的版本也没有太大的问题。但总体来说,收藏首个录音室专辑的版本总是对的,总是有道理的。如果不会选择,可以让Shazam帮你进行选择。

当然,以上论述只适用于“完全相同”的版本。对于同一首歌的不同版本(例如live版),显然音乐本身的内容才是主要判断依据。

二、我该如何设计歌单

如果你是一个社区内容运营者,你可能会建立一些榜单性质的歌单,便于其他用户检索,例如「RYM最佳华语专辑」「maimai音乐全收录」等等。而对于个人用户而言,我提倡有意识地把歌单分为「实用」和「归档」两种情况。实用,指你会经常维护和使用这一歌单,并借助这一歌单来提高你的使用效率。归档,指你用这一歌单收藏一些喜欢的音乐,并确保你在有需要时能找到它们。

之所以需要专门用于归档的歌单,对于喜欢/重要/听熟的歌曲,我们仍需要收藏它们来便于记忆和检索,却并不需要频繁播放列表中遇到它们。此时,归档这些歌曲,将它们与实用歌单相隔离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对我而言,我倾向于把红心歌单作为主要的实用歌单,而用自建歌单来作归档。例如,我在红心歌单中所放的都是我会频繁听的音乐,而其他音乐会被我归档至特定的自建歌单下,例如「ACG精选」「纯音乐归档」等等。当然,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来具体安排。

与此同时,即便是归档歌单,也不应无节制的塞入大量歌曲。归档歌单仍然需要维护和整理,如果只是将日推听着顺耳/符合某个风格的音乐随意的塞入某个歌单中,且这个歌单只进不出,放了数千首歌却没有播放过几次,我认为这样的歌单是没有存在意义的。

此外,对于一些完整连贯的专辑,我们常常希望以专辑的形式完整播放它,而非将其拆散为单曲放入歌单。此时,可以试着更多的去使用专辑收藏夹这一功能。收藏专辑并不只是为了标记喜欢的专辑,你完全可以试着习惯于把专辑收藏夹作为听歌的入口。

滚动至顶部